-
2025-08-01器官“年龄”影响寿命,大脑最关键我们通常用生日来计算年龄,认为“今年多大”是一个从出生那天开始累积的数字。但有些人年纪轻轻已频频健忘、体力差、病痛多;而有些人年过花甲,却思维敏捷、精神好、行动利落。美国斯坦福大学科学家此前曾发现,我们的身体不止有一个年龄,而是每个器官都有自己的“生物年龄”。这项指标,或许比生日更能预测我们的健康,甚至寿命。而凭借这种办法,只需一滴血,就能判断你身体里的器官是否正在提前变老。为了寻找器官衰老的线索了解更多
-
2025-08-01鱼儿悬停水中为何要消耗更多能量你在水族箱里见过这样的画面吗:鱼儿静止悬停在水中,仿佛被施了魔法般一动不动,连水流拂过鱼鳍都纹丝不动。长久以来,科学家都认为这是鱼类最省力的休息姿势,但最新研究却颠覆了这一认知——悬停时的鱼儿,其实正在默默燃烧着两倍于休息状态的能量!这背后,是一场关于平衡、进化与流体力学精妙博弈的故事。在南加州圣克莱门特岛附近,一条加里波第鱼在水中悬停。图片来源: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几乎所有硬骨鱼体内都藏着一个神了解更多
-
2025-07-25脑机接口技术新突破——科学家首次解码“内心言语”图片来源:AI生成。科技日报记者 张梦然只需在脑海中想象说话,就能进行交流?科学家在脑机接口领域取得一项重要突破,他们首次识别并解码了与“内心言语”——人们脑海中的无声独白相关的大脑活动,解码准确率高达74%。这项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团队主导的开创性研究14日发表在《细胞》期刊上,为帮助严重言语障碍患者重建自然交流能力开辟了全新路径。长期以来,脑机接口被视为连接大脑与外部世界的桥梁。此前的技术主要依赖了解更多
-
2025-07-25体外引导干细胞启动减数分裂,为最终解决不孕症带来希望这张荧光显微镜图像显示了诱导性多能干细胞首次在培养皿中被诱导进入并部分完成减数分裂。图片来源:哈佛大学Wyss研究所科技日报记者 张梦然一项由美国哈佛大学Wyss研究所与哈佛医学院联合开展的突破性研究,首次在体外引导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启动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是形成健康卵子和精子的最关键生物学过程。相关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科学进展》,为理解人类生殖发育机制以及最终解决不孕症问题带来新希望。了解更多
-
2025-07-18应对万物互联趋势加剧和数据需求激增,“曲线球”系统可绕障传输超高频信号研究团队与“曲线球”系统。图片来源: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科技日报记者 张梦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创新“曲线球”系统,可高速稳定传递超高频信号。这一神经网络系统,能够动态塑造无线信号的传输路径,就像“曲线球”一样绕过障碍物,从而维持稳定、高速的通信连接,可应对万物互联趋势加剧和数据需求激增难题。该研究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超高频信号,尤其是位于微波频谱上端的亚太赫兹频段,虽了解更多
-
2025-07-18中国军用无人机家族新质战力快速提升无人化作为当前装备发展的重要趋势,正深刻影响着作战形态。从逆向仿制艰难起步,到智能集群技术井喷发展,中国军用无人机家族的新域新质战力快速提升。 2009年国庆阅兵无人机方队首次公开亮相 滚滚铁甲洪流之中,由3型10架无人机组成的作战方队在2009年国庆60周年阅兵中首次展露“真容”,标志着中国无人机技术正式步入实战化应用阶段。 无侦-5:中国自研首款高空无人侦察机了解更多
-
2025-07-11蔡旭哲刷新单次出舱时长世界纪录——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分享太空经历按要求、按节点完成近2000项工作、参与实施88项空间科学实验、在舱壁上攀爬100多个扶手、呵护太空果蝇实现“三世同堂”……在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7月9日举行的神舟十九号乘组与记者见面会上,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在返回地面2个多月后首次面向媒体与公众正式亮相,分享了他们183天太空驻留的经历与感悟。先后执行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九号飞行任务的蔡旭哲,见证和参与了空间站从建造阶段到应用与发展阶段了解更多
-
2025-07-11科研人员首次在我国南沙群岛永暑礁发现保护动物绿海龟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南沙海洋生态环境实验站(南沙站)科研人员联合驻礁环保部门,在我国三沙市永暑礁首次发现一处绿海龟产卵场。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所研究人员介绍,此次发现源于中国科学院岛礁综合研究中心支持的常态化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在生态调查中,南沙站科研人员在永暑礁沙滩区域发现深度约30厘米、呈不规则圆形的凹陷,周边散落着翻动的沙粒。这与绿海龟典型的产卵习性高度吻合,疑似海龟产卵后留下的沙坑痕迹。绿了解更多
-
2025-07-062025国际无人机应用及防控大会在京举行2025国际无人机应用及防控大会正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二期进行,将持续至7日。同期举办第六届中国国际无人机及无人系统博览会以及2025全国无人机创新技能大赛。1000余位国内外嘉宾、500多家参展商共同探讨无人机领域前沿技术,寻找低空经济未来商机。技术纵深探索是本届大会的显著亮点。大会精心设置了无人机系统技术专题、测控与通信导航技术专题、任务载荷与智能识别技术专题、智能无人控制技术专题等四大前沿技术了解更多
-
2025-07-06从策源到出海 上海迈向国际科创中心步伐紧凑从聚焦前沿研究,到加速成果转化,从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形成,到“科技出海”,上海正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在张江的这个实验室里,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周涵和她的研究团队正在测试的这种涂刷材料,可以帮助建筑“散热”。据测算,在低纬度地区,这种涂料每年可让每平方米屋顶减排二氧化碳10吨,减少用电20度。这种材料的设计方案,源于周涵带领团队构建的一个热辐射超材料逆向设计AI模型。周了解更多
-
2025-06-27云南有色金属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赋能产业升级6月20日,云南省有色金属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成立。该共同体由中国铜业有限公司、昆明理工大学、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昆明冶专”)牵头,旨在深化产教融合,整合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资源,服务国家及云南省战略目标,推动有色金属行业高质量发展。云南不仅是我国有色金属资源的战略储备库,更是绿色转型的先行示范区。据悉,成立云南省有色金属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不仅与国家有色金属行业共了解更多
-
2025-06-22感受商业航天的“北京速度” 领域内高新技术企业超300家目前,北京拥有国内最全的商业航天产业链条,商业航天领域高新技术企业超300家,核心研发单位、上市企业和独角兽企业约占全国50%。 这是记者在“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中了解到的信息。6月18日,一名记者在蓝箭航天公司内拍摄朱雀系列运载火箭的模型。新华社记者 郑焕松 摄 跟随采访团来到位于北京“火箭街区”的蓝箭航天,从展厅内我国首款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运载火箭的回收残骸,到大厅中央1:1复刻的了解更多
-
2025-06-22我国风电装机快速增长 记者探访大连太平湾风电母港2025海上风电大会20日在辽宁大连召开,会上发布了《全球海上风电市场展望》及《全球风能报告》。报告显示,今年以来,我国风电装机快速增长,风电发电量占比超12%。到2030年,全球海上风电装机容量有望突破230吉瓦,其中,我国深远海项目将成为国际合作的核心增长点。 数据显示,截至4月,我国风电累计并网装机量占比已经达到15.5%。今年前4个月,我国风电发电量达3814.3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1了解更多
-
2025-06-20新疆:科普进校园活动点亮科学梦想6月13日,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厅主办,新疆大学和乌鲁木齐市第113中学教育集团共同承办的“科技筑梦启迪未来”科普进校园活动,在乌鲁木齐市第113中学成功举办。在学校操场,一场大型科普展览活动吸引了同学们踊跃参加。此次活动旨在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科学教育在校园中的深入开展。活动还特邀中国首批航天员、一级航天员陈全,新疆大学副教授张军辉,为学生们带来深入浅出的了解更多
-
2025-06-13前沿生命科技产品及技术亮相中非经贸博览会6月12日,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以下简称中非经贸博览会)在湖南长沙开幕。华大集团携多年生稻、纳米孔基因测序仪、便携式法医高通量测序系统等前沿生命科技产品及技术亮相,并呈现近年来与非洲国家合作的重点成果。此前一天,中非合作论坛成果落实协调人部长级会议对2024年9月北京峰会以来的成果落实情况进行总体回顾。会后发布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落实清单》,明确将“成立了中国-非洲多年生稻技术合作了解更多